6/06/2014

倫敦是紐西蘭人O.E.的首選

文、圖表、照片/ Eileen Sheu      


紐西蘭人常常把O.E.這個簡寫掛在嘴邊。在求職面試時也經常有公司會詢問:「你做過O.E.了嗎? 」言語之間,當作一個學歷似的。

O.E.Overseas Experience (海外經驗)的縮寫;這是一個類似「壯遊(Grand Tour)」的概念。對許多紐西蘭人而言,O.E.是一種傳統、一項共同經驗、一個連結紐西蘭群體的文化。2002年紐西蘭前總理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就曾說,去英國O.E.是:「對很多紐西蘭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傳統」,而紐西蘭現任總理約翰.基伊(John Key)在討論到底什麼代表紐西蘭人也說道:「海外經驗是許多年輕的紐西蘭人的成年禮。

探索與旅行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看看學者如何定義O.E.呢?柯爾.盈克森和芭芭拉.邁爾斯(Kerr Inkson & Barbara Myers)定義O.E.是:「年輕人為了探索其他國家和文化自主展開的『打工度假』時期」。威爾遜.裘德(Wilson Jude)則說:「O.E.通常是(年輕的)紐西蘭人長期(通常2-3年)在海外(通常是英國)旅行(包括工作)的經驗。

O.E.的歷史-回歸與再殖民

學者詹姆斯·貝利奇(James Belich)認為,O.E.的產生是因為紐西蘭是英國的殖民地 O.E.讓當年英國白人移民有歸根的感覺。由於紐西蘭是英國的殖民地,帶給紐西蘭人很多簽證的便利,但O.E.不僅僅是回歸祖國或再殖民(Recolonize)而已。

1936年三月離開紐西蘭的年輕女孩凱瑟琳·貝利(Kathleen Baily)為例,凱瑟琳在將近兩年間定居倫敦,工作之餘,她遊遍歐美各國、澳洲、亞州、非洲和加勒比等國家。 歷史學者海倫·霍根(Helen Hogan) 也指出,早期毛利人、紐西蘭島民和紐西蘭非白人在歐洲及美國都留下O.E.的足跡。 雖然「O.E.」一詞是在 1975年才被畫家湯姆·斯科特(Tom Scott)創造,經由媒體廣泛使用,但顯然這樣的活動在 20世紀初就已經存在。

刻板印象

現代的O.E.

如今的O.E.不管在地區,時間長短和工作類型都比以前來的更多樣化。盈克森和邁爾斯歸納出六種不同形態的O.E.


除了以上六項典型,近年來也越來越流行去亞州教英文並學習亞州語言的O.E.目前紐西蘭有和40多個國家簽暑打工度假的協議 – 21個歐洲國家、 9個亞洲國家、 6個拉丁美洲國、 2個北美國和 2 個中東國家。是在世界上最多打工度假協議的國家之一。

回家

..和移民不同的是,這些年輕人最終都會回去紐西蘭。他們在自己O.E. 帶回來的人生態度和生存之道將成為紐西蘭文化和社會的一部分。而紐西蘭人深刻的體會到O.E.對自身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將這重要的傳統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Overseas_experience#cite_note-6
  2. http://www.stuff.co.nz/national/politics/9814832/John-Key-Speech-at-Victoria-University
  3. de Pont, G., 2012, Historicing the ‘Big O.E.’: New Approaches to New Zealand Tourists and Travel Writing Abroad, History Compass, 219-230.
  4. Gilchrist, S., 2014, There and back again: The big OE, Otago Daily Times Online News (9/3/2014).
  5. Inkson, K. & Myers, B.A., 2003, “The big OE”: self-directed travel and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170-181.
  6. Wilson, J. “Unpacking: the OE: An Exploration of the New Zealand “Overseas Experience”. PhD thesis (Lincoln University, 2006)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