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Gnepsinned
澳洲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宜人氣候,加上人文水平高、制度完善,使得澳洲食品生產於無污染、衛生安全條件皆優的環境。澳洲食品品質之優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澳洲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不遺餘力,除了一般個人營業的餐廳和肉舖的衛生情況會被例行和突擊檢查之外,食品製造商也受到相當嚴格的規定約束。食品安全標準就開宗明義指出︰「任何食物的處理和銷售,製造商都要負起『安全』的責任」。整套流程從接收、儲存、處理、展示、包裝、運送、殘留物處裡到問題產品召回,都有特定的管控規定。政府對製造商的食物處理技能與知識、人員的健康與衛生、加工環境與設備的清潔和維修、流程監管…等等的要求也相當嚴厲。
雖然澳洲本土製造的食物安全無虞,但是在高度全球化的國際貿易體系之下,食品的進出口變得愈加頻繁,也使得澳洲政府在食安管控的問題上開始顯露出「力有未逮」之疲態,食品安全漏洞近年來時有所聞。
進口產品在澳洲—低於澳洲國內的安全標準
今年二月,澳洲多名消費者在食用過一公斤包裝的「Nanna牌新鮮冷凍混合莓果」後感染A型肝炎,引起民眾恐慌。A型肝炎經由口腔傳染,在食用水質不乾淨、工人衛生習慣差、包裝不清潔的食物後最容易患得。經調查後發現,這批莓果的原生長地在智利和中國,隨後被運往中國山東省進行加工處理,但處理工廠的衛生標準相當落後,疑似清洗莓果的水源遭受汙染使得莓果沾染細菌。
三月份,澳洲酒品批發商ILG (Independent
Liquor Group)被澳洲公平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 簡稱ACCC) 罰款澳幣10,200元,原因是其販售一款名為「Aussie Beer」的啤酒有誤導消費者之嫌。這款啤酒的外包裝有一個澳洲地圖的圖案,圖案裡寫著「100% OWNED」,上方還標著「來自澳洲最上等麥芽」的字樣,實際上原產地卻是中國。
8月20日,一間主打銷售高級食品的公司Conroys,被ACCC舉報該公司將二月份從丹麥進口的豬肉重新包裝成早餐培根肉,並打上「澳洲製產品」的字樣,有標示不實之嫌。這是目前最近一起食品公司利用不實標示或仿冒品來誤導消費者的案件。
除了食品之外,最近幾個月來自中國的有毒刺青墨水也悄悄從網路上零售與拍賣商店流入雪梨。化驗結果指出,中國製的假墨水披上知名品牌的外包裝,卻用便宜的人造黑指甲花取代天然的紅指甲花作為顏料,某些墨水樣本甚至含有大量的細菌與危險重金屬。
報導稱,澳洲大企業、時裝店最近幾十年受到中國假貨的幽靈纏身,已不是新鮮事;更令人擔心的是,假貨問題逐漸往食品與消費品類蔓延,讓澳洲業主與消費者的惡夢再次重演。
澳洲人如何應對進口產品導致的問題?
毒莓果風波引起很多澳洲人擔憂進口食品帶來的健康風險。澳洲國立大學醫學院的格里農(Peter Collignon)教授表示,某些國家的食品安全低於澳洲國內的標準︰「我們把『遵循標準』視為理所當然,但要知道事情並不總是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本人認為我們需要更多強制性的規定,除了設立安全標準之外,還要經過獨立的化驗,不管是透過全球性組織或是本地政府支持的機構進行,總之,要有人向我們表明這些產品都有被獨立檢驗過。」
ACCC主席席姆斯(Rod Sims)在受訪時說道︰「產品包裝的原產國標識,特別是使用知名的圖標、顏色、標語來吸引消費者目光時,務必要確保其真實性。」席姆斯還表示產品包裝上的不實標示不僅會誤導消費者,還會對那些確實使用澳洲本地原料生產的公司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效應。「澳洲消費者偏好取自本土原物料的產品,而且通常願意為那些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而消費者通常很難自行判斷產品的來源地,因此製造商是否提供正確產地資訊非常關鍵。」
根據規定,製造商只有在滿足下面條件之後才可使用「澳洲製品」(product of Australia)標示︰產品的主要組成部分來自澳洲,而且幾乎所有的製造加工過程都在澳洲境內進行。
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ACCC)主席席姆斯(Rod Sims)於四年前上任後,就把打擊假貨與不實標示列為委員會的首要任務之一。他認為執行這些法律對於維護市場經濟的機制相當重要,如果放任製造商胡亂標示或濫製假貨,消費者接收太多不實的產品資訊,將無法做出最符合需求的產品選擇,扭曲過的選擇又間接給了製造商扭曲的信號來決定接下來如何調整生產,如此循環將會使得市場失靈。
由於毒莓果事件造成的恐慌,新一套「澳洲製造」(Made
in Australia)標章規範將在一年後上路。新標章將會標明食品是否產自澳洲,以及食品內運用澳洲本地原材料的百分比︰100%、75%、50%或低於50%。澳洲聯邦政府希望新的標示能夠讓澳洲消費者支持本地產的食品。政府此舉也受到農民的歡迎,澳洲豬肉有限公司(Australian Pork Limited)的執行長斯班塞(Andrew
Spencer)就表示,澳洲的火腿、培根消費量事實上70%是由進口豬肉製成的,但他們全部都標著「澳洲製造」的字樣。「當我們詢問消費者時,他們都相信這些產品是來自澳洲。」在新標章實施後,就可以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如果豬肉是從國外進口,只是在澳洲進行切片包裝,新標章就會標明「進口豬肉於澳洲製造」(Made in Australia from imported pork)。
澳洲產品在海外—「仿冒品」的挑戰
除了影響國內消費者,仿冒食品也嚴重威脅澳洲食品出口商的名譽和權益。高級澳洲農產品的安全、衛生、綠色環保的美名,經常引來一些不肖廠商模仿造假,而且例子不勝枚舉。據稱,有廠商把二流的柳橙染上不能食用的顏料,偽裝成優質的澳洲品牌販售;在中國有一個名為Benfolds的仿冒酒品牌,其商標幾乎完全仿造南澳170年的老牌釀酒廠Penfolds;還有一款來自土耳其名為「維多利亞蜂蜜」(Victoria Honey)的產品,既不是出產自澳洲維多利亞州,也不是真正的蜂蜜,只是普通的玉米糖漿;另外一款在中國販售的櫻桃,外包裝更是直接冒名擁有159年歷史的頂級櫻桃製造商Reid Fruits,但實際上的產地卻是在智利,而非知名的塔斯馬尼亞州德文特谷(Derwent Valley)。根據報導,最近一波受到造假影響的澳洲農產品類包括柑橘類水果、核果類水果、蜂蜜和酒等。
澳洲出口商如何應對假貨的問題?
面對猖獗的假貨,澳洲許多出口商紛紛計畫在產品中植入高技術防偽識別標籤。一間名為YPB的公司目前已在澳洲證交所掛牌,其銷售的一款產品Tracer,就是替供應商的產品包裝打上含有奈米顆粒的墨水和標籤,並搭配一款專用的手握式掃描器,就能有效式識別產品真偽。
另一間公司Authenticateit,則是利用上下游整合的方式打擊假貨。他們替澳洲企業建立一個上游平台,用來管理品牌的維護、法規符合性、供應鏈完整性;下游則開發一個免費的手機應用軟體,讓消費者可以確認產品的真偽、安全、召回情況、保固資訊等等。面對假貨問題最為嚴重的中國,該公司還特別提供在地化的應用程式,整合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共同教導中國消費者正確的購買習慣,並協助澳洲企業行銷商品並解決品牌形象問題。
圖片中的商品全部都是假貨。
澳洲食安政策給台灣的啟示
首先,食品安全的相關法規命令必須更加完善與更有系統地制定。台灣是一個法治國家,當我們邁向更成熟的法治社會時,必須要有「具法治精神的公民」和「確實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以澳洲為例,澳洲原先也是以「政府監管」作為對抗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軸,但後來由於國民素質與意識的提升,演變成食品供應鏈與政府採取半自主半監督的預防性措施。譬如,澳洲政府規定食品企業有法律義務聘僱第三方食品安全督導來協助企業確保生產行為符合法規要求,並幫助食品工人發展相關技能與取得認證。同時,食品製造商也樂於遵守法律規定,以提升產品品質與品牌形象。
在澳洲超級市場佔有率加起來達70%的兩大超市龍頭Coles與Woolworths,本身也有針對供應商產品品質把關的相關章程與措施,例如Woolworths就有自己的一套產品保證計畫(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如果消費者在店內商品上看到產品保證標籤,就代表這個產品絕對新鮮、安全,而且所有嚴選商品都有在上架前進行過檢驗,如果消費者仍不滿意,超市也提供相對應的退款保證。Coles也有自己的供應商章程,規範供應商從處理流程到包裝、廣告,都符合透明、誠實、合法的原則,同時遵守Coles對產品品質要求的標準。這兩大超市也在自主性的品質把關之下,成功贏取消費者的信賴並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口碑。
除此之外,澳洲的工會、製造商、政府與媒體,都相當鼓勵澳洲民眾購買當地產品(Buy Local),不僅產品安全、新鮮,也能幫助澳洲的社區創造就業與刺激國民經濟。而澳洲消費者也非常信賴本地出產的食品,和其他國家相比,較能夠抵禦進口食品的價格誘惑,甚至願意支付多一點錢購買更安全健康的食品。身為最下游的消費者,我們必須透過購買的行為,對生產者釋放出正確的信號,告訴他們消費者支持的是什麼樣產品,而不是永遠只考量價格、促銷與活動。
當然,監管和檢驗雖然能一定程度給食品安全問題起到監督和把關的作用,但這些往往伴隨很大的行政成本,而且難逃「百密一疏」的魔咒,等問題發生後對國民健康的危害又為時已晚。保護食品安全,說到底還是要依靠法治精神和良知。更深層的因子還包括社會是否存在「求真」的文化;中國微博上曾瘋傳過一個玩笑︰
「早上喝一杯三聚氰胺牛奶,吃兩個染色饅頭,夾一根『瘦肉精』火腿腸,切一個蘇丹紅鹹蛋,中午買避孕藥喂的魚、毒豆芽、膨大西瓜,回到豆腐渣房子裡,開一瓶甲醇勾兌酒,吃一串加了止瀉藥的麻辣燙,飯後抽根高紅煙,看本盜版小說,再用裝了盜版軟體的走私電腦上網,晚上鑽進了黑心棉被窩裡面睡覺,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雖然描寫的是中國社會,而且有誇張之嫌,但其中反映的問題,台灣也未嘗能夠置身事外。澳洲人在食品議題上求真務實的態度,更值得我們學習深思。
參考資料:
1.
ABC 7:30, 16/02/2015, " Hepatitis A caused by
frozen berries highlights concerns about Australia's food security "
http://goo.gl/YXynKu
2.
The Daily Telegraph, 30/03/2015, “ILG
fined $10,200 for selling ‘Aussie Beer’, made in China”http://goo.gl/IkDyxD
3.
ABC News, 07/08/2015, " Fake foods:
Australian producers face Asian retreat in counterfeit battle " http://goo.gl/Yyhg3E
4.
The Chronicle, 17/08/2015, " Apps to let Chinese
know food was made in Australia " http://goo.gl/xSm7nJ
5.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8/2015,“Foodmaker
Conroys fined for selling Danish pork as 'Australian' bacon”http://goo.gl/pEI48B
6.
ABC Rural News, 22/07/2015, " Pig farmers welcome
origin labelling while food processors stew on the cost " http://goo.gl/BvNx7p
0 意見:
張貼留言